other
今日快讯

立“竹”发展,多“产”融合——我司助力打造支撑活力和美小县城的示范村

日期:2023-11-30 人气:885

‌沐川县因竹而生,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竹子之乡,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沐川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让竹林成为四川美丽乡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下“竹”功夫,做“竹”文章,擦亮竹产业金字招牌,着力打造百亿竹产业强县。2021年成功创建为四川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县,居全省四大竹产业县之首。

图片1.png

泥河村和龙桥村,紧贴沐川县中心城区,地处城区北部竹浆纸产业区,国省乡道交汇于此。本次的村庄规划在此背景下展开,经过我司规划团队和两村村民的共同努力,于8月下旬和11月初分别通过了两村组织召开的村民代表大会和镇政府组织召开的专家评审会。

图片3.png

项目之初,规划团队深入泥河村和龙桥村,通过现场踏勘、走访调查、无人机复核等方式,充分挖掘村庄发展现状,明确了规划区域地理交通区位优势和竹林产业优势(规划区域竹林地占全域国土面积的70%)的核心特征,以及三产融合度欠佳、道路交通缺乏南北向联系、配套设施体系建设不全的重点问题。在此期间,我司规划团队与测绘团队创新联动,应用无人机技术构建局部区域三维实景模型,复核目标清晰明确,增减挂钩项目区实施情况一目了然,规划更加有依有据。在此基础上,结合两村的空间方位和历史责任,如何实现规划区域和中心城区的深度融合发展,成为了规划方案关注的重点和难点。

图片2.png

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需要抓住规划区域的核心特征和资源,“竹”便一跃成为了贯穿本次规划方案的线索,立“竹”发展,将“以农稳村、依城兴村、工旅强村、农旅富村”的战略路径深植方案主线,充分落实和衔接上位规划、相关规划的传导内容,严守发展底线,协调落实重大建设项目,尊重村民发展意愿,引导村民参与规划过程,形成村民认可的,能用、管用、好用的规划。

研究两村的空间方位,明确两村承载着“城乡接合典型区、工农结合承载区、农旅融合深化区”的立意战略,将两村打造为支撑活力和美小县城的示范村。

图片4.png

一是做优竹基地,巩固优势林竹种植产业。整合规划区域214.95公顷竹林地资源,实现品质化改造,为竹产品加工提供优质原材料,为以竹文化为核心的近郊乡村旅游奠定生态基础;实现立体化经营,适当发展林下种养殖产业。

二是做精竹产品,补链增效林竹加工产业。围绕中心城区北部竹浆纸业产业功能区,落实和发展有关林竹的生产性服务功能项目(浆纸场外料场项目,面积13.47公顷),主动接入竹产加工环节,为沐川县竹产业链相关的新兴产业提供发展基础和可能,也进一步推动了沐川县以竹代塑“发展行动”;同时适当推广家庭作坊式的竹制工艺加工,盘活农村集体经济、提升村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图片5.png

三是做活竹旅游,促进农旅深度融合发展。通过“双环驱动”,推动规划区域与周边区域协同发展。岩下游竹海,以登山步道构建内环,串联规划区域的林家岩郊野公园和旗山顶郊野公园,与城区滨水步道和金王寺水库环湖绿道形成绿道环线;岩上闻果香,以县乡道和部分产业路构建围绕中心城区的近郊乡村旅游外环,联动规划区域的果香生态农业公园(预留产业发展建设用地1.06公顷)和规划区域北侧的牛郎坪五沐茶韵生态农业公园。做细竹文化,融入村庄建设每处细节。以竹文化为核心,开展体验式近郊乡村旅游和村庄治理,将竹元素、竹文化融入公共设施、公共环境、村庄风貌的完善和提升中,彰显沐川和规划区域的农业景观、建筑风貌和乡土特色。

图片6.png

规划方案以竹为线索,立“竹”发展,深化了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主动寻求创新,接入中心城区和周边景区(产业)节点的功能辐射,实现城乡的深度融合和相互促进发展,助力打造活力和美的沐川小县城。

2023年11月7日,规划方案顺利通过了由沐溪镇组织召开的专家评审会,方案获得了专家组、各部门、镇村代表的一致认可。会后,我司总经理陈长春组织我司规划设计部共同探讨,总结项目经验。

图片7.png

村庄规划是法定规划、是详细规划,传导需落实,底线需严守,必须做到图、数、表一致;针对不同区位、不同类型的村庄,需因地制宜,抓准特征,从自然空间、产业空间、战略空间着手,精确分析,把握现状和未来发展重心;村庄规划应该是能用、管用、好用的规划,更是老百姓自己的规划!(作者:陈相林,审核:胡敬举)

四川融智绿色创新城乡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2008-2024 蜀ICP备17016785号-1 网站地图